「春季養肝」這是中醫的四時養生觀念,為什么說是中醫的四時養生觀念?
因為中醫認為“肝”其方位在東方,其味道主酸味,其顏色主青色。肝喜條達,主木。肝屬木,在五行生克中,“木克土、金克木、水生木、木生火”。
這些中醫論述,別說是普通人群,就是一些在電視臺做節目的“專家”也是,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鸚鵡學喙,胡蒙亂講一通,所以才有春季養肝的噱頭。
搜索春養肝信息繁雜
via.搜索引擎截圖
幾十年的悟中醫,恍然大悟,中醫所講的“肝”、“肝氣”、“肝經”,不是指西醫所說的肝臟,而是西醫的心臟功能。
女性生殖,精神因素,都包涵在中醫的肝學說里面。譬如人的右心功能不全,右心心衰,會出現消化系統疾病癥狀。譬如反酸、心源性肝炎、惡心嘔吐、轉氨酶升高、煩躁易怒、嘴干口苦等癥狀。這些癥狀中醫稱之為“肝氣犯胃”、“肝氣橫逆”。
右心功能不全出現的精神癥狀,中醫會稱作肝氣郁結。因為中醫的五行理論,所以衍生出來春季養肝一說。
其實,不論春季還是秋季,都要注意保護肝臟。不要自己胡亂使用中西藥物、不要超劑量和服用化學藥物同時喝酒、不要食用霉變的食物,牢記這幾個“不要”也就是在保護我們的肝臟。
按照中醫的養肝觀點就是控制情緒,不要發怒,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就是最好的養肝方法。
保持身心愉悅便是養肝
via.px
中醫認為肝屬木,就像一棵大樹,樹枝條達,隨風自由的擺動,大樹才能自由的生長。如果把樹枝纏裹一塊,不能屈伸條達,樹木就不能正常的生長。所以中醫醫生經常用「中藥逍遙湯(丸)」來治療肝氣郁結、肝氣橫逆證。
肝屬木,喜條達
via.px
中醫沒有單純的補肝方法,中醫認識到“肝腎同源”,那么補腎就是補肝。像桑葚子、黑芝麻、制何首烏、女貞子、旱蓮草、連蕊、枸杞子、白菊花、菟絲子、沙苑子都有補腎養肝的作用。
對于脫發失眠、頭暈目眩、肝腎虛的人群,可以用到茌善堂的「暖顏飲」和「正陽飲」來保養治療,都是很好的養肝單品。
中醫經驗“見肝之病,當知實脾”,如果是西醫的肝病、肝炎、轉氨酶升高,可以用茌善堂的「暖顏飲」和「健脾湯」聯合服用,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。
此外再介紹一個治療和預防肝炎的偏方,到農村的田間地頭,挖些麥苗加大棗紅糖煮水喝,可以保護肝臟,抑制轉氨酶的升高。對于一些情緒躁狂的人群有一定的改善治療作用,對于厭食癥也有治療效果。
1986年上海甲肝爆發,我推薦人們煮麥苗水喝,好多人反饋說效果不錯,因為麥苗含麥芽糖等物質,甘麥大棗湯就是中醫兩千年前就使用治療臟躁病的驗方。
無論四季,皆應養肝。